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教育 > 正文

李健:《老子》不要误读!(3)

《老子》原文不要随便改,陈鼓应教授就把《老子》改错了

  主持人:刚才听您讲,中西方从古至今都有相通的地方。刚才您也说到了道家和儒家,作为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主干,在现下思想和意识形态必须构成这些。但是近年影视剧、一些戏说、所谓的专家片面的解读,您是否认为这些历史留下的文化积淀不好消化,还是因为一些精髓我们没有真正去理解?

  李健:你刚才讲的两个问题都是存在的。对《老子》(包括其它国学经典)为什么会误读,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本身时间比较久远,像春秋末期是2000多年以前了,经典不好理解,可能有一个语言的断裂,那个时候的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我们的专家学者对它的误解和误读也是存在的。造成误解的原因呢?当下的专家学者在语言上也是断裂的,对某些字词的理解也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我们的思维习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维习惯也是不一样的,还有我们现在的心理体验和那个时候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造成误解有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既然我们要研究国学,就要尽可能接近经典本身,不然我们学的国学可能就是误入歧途。

  我想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说明我们专家学者是怎么对《老子》误读的,比如我刚才讲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对于我到哪里去,很多专家可能对这个地方就有争议了,比如陈鼓应教授,他是老子研究的权威专家,他写了一本书叫《老子今注今译》,里面把《老子》通行本第25章的一个地方改了,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王是三横一竖的王),陈鼓应老子把“王亦大”的“王”改成“人”了。

  主持人:这两个字是一样的吗?

  李健:不一样。为什么要改?陈老师认为应该是“人亦大”,由于后来忠君思想而改成“王”,认为“王”是君王或者帝王,所以认为应该改成“人”,他认为在宇宙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是陈鼓应老师的理解。实际上《老子》经典版本中,包括通行本、帛书本、(郭店)竹简本也好,说的都是“王亦大”。我认为陈老师对这个是误解了,为什么是“王亦大”,不是“人亦大”呢?因为这个“王”字,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并不是指侯王、君王、帝王这样的统治者,而是指完美的人格,就是一个人达到精神完满程度的时候他就是王。你看这个王字怎么写的,三横一竖。《说文解字》里是怎么说的,它借用了汉代的董仲舒的解释,王的三横,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天覆地载,人在天地之间,这一竖是代表通向道,这就是王,这个境界是多么的高。“王”的境界是你能够把天、地、人参通,你还能通向道,那就是王。所以这个王是指能够得道的人,能够把天、地、人都参透了,这样才是王。陈鼓应老师把它改成“人亦大”,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普通的人怎么能和道、天、地一样大呢?如果你人能够和天、地、道一样大的话,你这个人本身是完满的,就不用遵循道了,这样的话就和下文相违背了,下文说人要遵循道,人法道。它的原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的蕴含的意思就是说,人要以地为法则,以天为法则,以道为法则,以自然为法则(这个自然是以自身的本然、自身本来状态为法则),这样你就能成为王。所以陈老师一改,把“人到哪里去”改没了,人到哪里去?如果人本身是完满的,不用到哪里去了。老子的本意是你人从哪里来,你就到哪里去,人最终要到道那里去,能够参通天、地、人,而通向道者,就能成为王了。成为王的时候,就是完满的,你的精神就是完满的,就与道同在了,与宇宙同在了。

 老子不是反智主义,老子超越知识是为了通道

  主持人:所以对《老子》的误读这也是很小的一部分,还有没有更典型的?

  李健:我们经常容易误读的有几个重要的观点。都有哪些观点呢?

  第一,我们的学者认为老子是反文明的,是反知识的,或者叫反智主义(智慧的智)。这个解读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因为《老子》里说了要“绝智弃辩”(这是在郭店竹简本里的),就是把知识或者智慧绝了。在通行本里面讲“绝圣弃智”,“弃智”要把智慧丢弃了。知,在古代和“智”是一个字,老子说要把这个“智”绝了,或者是弃了,绝也好,弃也好都是一个意思。所以给人的感觉,是不是把智慧和知识丢弃了?所以认为老子很消极,他反对知识和智慧,你把智慧都弃了,就是反对文明。表面上看的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他的误区在哪儿?他就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老子,就是没有把握整本书的前后文,老子为什么要绝智呢?老子所处的年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经过他的观察,社会中最坏的人是什么人?是统治者,因为统治者压迫着人民,剥削着人民。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统治者都是读书人,古代都是读书人才能成为统治者。越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这些人,往往就是统治者,就越坏。所以儒家里面有一句话是“上智下愚”,“上智”就是统治者都有知识,“下愚”是人民是比较愚昧或者软弱的。“智”在老子看来,知识要看拿去干什么,如果把知识拿去压迫人民,作为争名逐利的工具,是盘剥人民的,老子认为你这个智慧就是不好的,你的人生就是不完满的。所以老子认为比智慧更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道,你要跟道同在。所以老子说为什么我们要弃这个“智”呢,因为他认为这个智慧往往代表的是巧智,是一种狡诈,统治者不能仅局限于智慧里面,要把自己精神的圆满看成是一个目标追求,你应该成为圣人。老子认为我们普通人要成为“王”,普通人的追求目标是“王”,作为统治者应该成为圣人。当你成为圣人的时候,你的追求目标是什么?是与道同在,是追求道,而不是追求知识。你追求知识和智慧往往是成为统治者的途径,成为统治者之后,就把知识和智慧作为压迫人民的工具,所以老子提出绝智和弃智有原因的。

 无为不消极,无为是民主、服务思想

   李健:还有一个误解,我补充一下。除了认为老子反文明、反智慧,有的学者认为老子的“无为”(这是老子的核心词),是消极的。认为老子太消极了,无为就是不为,什么都不干。我买了一本书,是北大的教材,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著的,叫《中国哲学史》,里面讲老子的政治论或者人生论是非常消极无为的,像婴儿一样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误解,老子在说无为的时候,首先我们要了解无为是针对谁说的,如果老子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无为的话,那的确很消极。我们作为普通的人首先要生存,要生活得更好,我们得劳动,还要学习。如果老子认为无为是针对每个人的时候,那的确很消极,但是老子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的学者在读老子的时候,就忽视了一些细节,老子在说无为的时候是针对统治者说的,不是对普通人说的,普通人要去为的。老子的意思是说,你作为统治者,你的角色是什么?你不是压迫我们人民的,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政府唯一的合法性就是为人民服务,你是为公共服务。你既然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能去为,不能说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名义自己去争名逐利。因为经过老子的观察,统治者的“为”,在他那个时代,奴隶主是统治阶级,奴隶主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为。如果统治者“为”了,老百姓就遭殃了,因为他“为”了就必然要侵犯你(人民)的利益。所以统治者无为是最好的,如果无为的话老百姓的利益就得到保障了。统治者越去为,越去争取,老百姓就越遭殃了。还有,奴隶主一方面把奴隶控制起来,奴隶在那个时候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嘛,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你作为奴隶主,把奴隶控制起来,奴隶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你还有什么可为的吗?难道你跟奴隶讲民生吗?老子的无为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统治者别去“为”了,你把奴隶都解放了吧,首先要做的是解放奴隶,而不是“为”什么。统治者所有的“为”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而为,所以老子认为,只有统治者无为的时候,不去为,不去争取,不去压迫人民和盘剥人民,人民的利益不就得到保障了吗?所以老子的无为是一种民主思想,是服务的思想,统治者无为就是让统治者为人民服务。所以老子有一个观点就是,统治者是要处下的,不要高高在上,不要居上,你是为人民服务的,应该处下,这是“民贵思想”,是“民为本”,老百姓是最重要的。所以学者对于无为两个字也是误解,哈耶克怎么认为的,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都是无为呢!政府不对经济进行干预,无为的话就是市场经济了,市场经济有自身的规律,是自由经济。如果政府什么都去管,什么都去干预,还是市场经济吗?那就是计划经济了,所以无为是非常进步的,里面暗含着民主、自由和服务的思想。认为无为是消极,这是学者的一个误读。

道不等于无,道是有无相生

  李健:再补充一点,还有一个误读,我们有很多学者认为道就是无,有无的无。这个观点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我在北师大听课,很多学者也认为道等于无,实际上是不对的。为什么是不对的?我们看看《老子》的原文,《老子》里面有一句话是“有无相生”,有和无是相生的、一体的,有和无是不能切割的。比如人,不是有阴和阳?你能把它分开吗,你能把阴阳分出来吗?分不出来的,它们总是一体的,相反相成的。比如磁铁不是有南极和北极吗?你能把南极和北极分出来吗?分不了,把它一刀切下去,这边还是南北,这边也还是南北,所以南北极其实也是相生的,是一体的。如果我们的学者认为道是无,我们看得见的万物是有的话,它就矛盾了,第一,道是无的话,与老子说有无相生,这就矛盾了。第二个方面,在郭店竹简《老子》中,讲到“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天下之物,从哪来的?它既生于有,又生于无。就是说有和无是同时的,既是同时的,地位也是同样重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有和无是不能分割的,是一体的。同时这句话还告诉什么?告诉我们天下之物是从哪来的?是从道这来的。“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有和无就代表道,道就是有无相生。道包含着两个因素:有和无,所以道绝对不等于无,如果道等于无的话,老子就不会说我没法给它命名了——“吾强为之名曰大”,说勉强命名叫大。如果道是无的话,老子肯定会说“吾强为之名曰无” 了,直接就这样说了。如果道是无,万物是有的话,这个“无”怎能一下子变成“有”呢?这个道之所以能够变成有,是因为道里面包含有的要素,而万物也会变成无,就代表道里面也有无的要素,所以“道”一定是蕴含着有和无两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