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汽车 > 正文

转战豪华车 经销商集团扩张加快盈利放缓

  每经记者 黄琳涵 发自

  各大集团在日渐青睐品牌的同时,对合资品牌的经营态度正发生转变。

  位于罗山路的永达经销店已经经营了11个年头,如今这里正在清库。“再过两个月我们就不卖车了,不过售后服务还会延续到明年。”该店的一位销售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未来这里将经营品牌。

  去年末,中国永达汽车服务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永达汽车,03669,HK)关闭了旗下的经销店,转而树起了和的LOGO。

  对于为何频频调整经营,永达汽车有关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时表示,“具体事宜在半年报发布之后可以进行说明”。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永达汽车的网点已覆盖中国11个省及31个城市,经销网点106家。其中豪华及超品牌网点数为52家,同时,去年新增的超过20家授权网点几乎都是品牌。

  业界有观点指出,由于中国市场前两年表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豪华品牌“筑巢”,也吸引了包括永达在内的诸多集团经营转型并加速扩张。

  高利润吸引永达转型高端/

  近年来,、、等豪华品牌纷纷宣布国产消息,并掀起新一轮的扩充计划。与此同时,率先国产的 “A”(、、)也在不断加码中国市场。

  “这些未来的销量无疑将依托于更多的经销网络。”民族证券分析师曹鹤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德系三大品牌为例,将在未来两年内,以每年不少于50家的速度拓展网点;2015年的网点目标为450家;已拥有约380家网点的,仍为其“三年100万辆”的目标加速扩张。

  除了迎合品牌的扩张雄心外,也寄望其对营收和利润的提升。今年上半年,永达汽车旗下的、、等豪华及超品牌接连开业。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永达汽车豪华与超豪华品牌共计销售15315辆,销售收入为71亿元,占乘用车销售收入90.9亿元的78%;毛利润为3.9亿元,占据乘用车毛利润的82%。相较而言,销量规模与前者基本持平的中高端品牌,同期销售收入和毛利润分别为19.8亿元和0.85亿元,占比分别为22%和18%。的盈利能力明显强于中高端品牌。

  “对于集团而言,肯定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清退一些合资品牌在所难免。”永达汽车旗下的一家豪华品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集团内部每年都会有各经销店的业绩排名,名落孙山肯定面临淘汰。”

  据他介绍,目前永达汽车的数量中,“品牌占了30%以上,和约为15%。”

  市场增速放缓/

  “永达转型高端是车市竞争的结果,但是市场也并不会总是乐观。”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分析师张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随着“僧多粥少”的现象日益凸显,高速发展的状况必将发生逆转。

  此前业内预测,到2015年,市场的乐观预期规模为250万辆。目前,仅、、、这四家的设计就达到了170万~180万辆,这还不包括、等国产的豪华品牌。

  数据显示,去年还保持20%以上增速的市场,今年上半年增速仅为6.2%,低于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增长。

  “此外,其他一些非市场因素也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曹鹤表示,比如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国家对大汽车消费的限制等。

  他还指出,近期有关 “暴利”的争议问题也将市场推向不可控的风险,“倘若国家真的出台相关抑价政策,对于主营豪华品牌的来说打击巨大。”

  对于连续上马一系列品牌项目,上述永达人士也感到担忧,“我们店的利润逐年降低,今年上半年的利润率已经滑落至个位数,更糟糕的是,现在库存几乎占压了所有现金流。”他还表示,“作为入网近十年的,我们的经营状况都难言理想,更不用说新进入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后调查了华南、西南、华东等多个城市的品牌,除了等个别品牌供不应求外,多数品牌利润缩水几乎成为普遍现象。

  趋利疯狂扩张/

  与永达汽车发展路径相似,宝信汽车 (01293,HK)、中升控股(00881,HK)、正通汽车(01728,HK)等港股上市集团也都在近年加快了旗下高端品牌的“织网”速度。

  于2011年底上市的宝信汽车,其网络数量由当年的33家激增至2012年的75家,同比增长127%,其中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数量增加至60家,同比增长161%;主要经营、及等品牌的中升控股,数量也由2009年的47家增长至2012年的160家;正通汽车2012年的86家经销网点中,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数量达到70家。

  与网点扩张同期而至的是,人力成本、场地租金等巨额资金投入正在吞噬企业利润。

  根据各大公司的财报显示,2011年,上述几家集团的财务费用占到主营业务的比例平均为1%,2012年这一比例达到3%,其中中升控股高达87.9%。

  净利润方面,除了正通汽车外,中升控股、永达汽车均在2012年出现下滑。其中,中升控股2012年净利润下滑幅度较高,同比下滑47.0%至7.50亿元;永达汽车净利润下滑6.9%至4.70亿元。

  张欣认为,“快速扩张必将折损盈利。随着品牌投资回报时间逐渐拉长,如何在规模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考验。”

  一位地区人士向记者介绍,“建店成本至少在0万元以上,算上后期运营成本,破亿也很正常,以前一个经销店的盈利时间约为3年,但按照目前状况,这在一二线城市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圈地扩张”的同时,资本市场的波动已经先行一步。自去年以来,上述三家集团都相继遭到了主要股东减持。

  张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上市集团而言,虽然融资渠道相较于普通更宽,但如何保证企业持续盈利,维持资本市场的信心才是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纯粹的扩张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尚难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