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乐居 > 正文

《安邸AD》Art of Living“无界”生活艺术展风格来袭(6)

 
  参展艺术家:
 
  展区一:乌托邦乐园
 
  1. SHI Qing | 石青
  石青(1969年出生于内蒙古)现生活和工作在上海。这位多媒体艺术家持续关注着一系列广泛的话题——从行为分析和游牧式地理学到地缘政治冲突和社会主义文化遗产。石青的作品曾展出于多个国际知名场馆,如:香格纳画廊北京和上海;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第9届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ICA当代艺术中心,伦敦;釜山双年展,韩国。
 
  2. ZHANG Enli | 张恩利
  张恩利(1965年生于吉林)如今生活工作在上海。作为一名享有国际盛誉的画家,其日常物件为主题的诗意性绘画使人联想到的不仅是大胆的现代主义风格,更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质,其中每一笔画所建构的部分对整体而言都至关重要。近期个展包括:ICA当代艺术中心,伦敦;VILLA CROCE当代艺术博物馆,意大利;上海美术馆,上海;民生美术馆,上海;HAUSER & WIRTH,纽约,美国;伯尔尼美术馆,瑞士;IKON 美术馆,伯明翰,英国。
 
  3. ZHOU Xiaohu | 周啸虎  
  周啸虎(1960年生于常州)的作品结合影像动画和雕塑。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陶土动画装置系列,灵感多来自于新闻事件,多数以讽刺所处的数字时代中受控于媒体的状态。周啸虎的作品参展于诸多重要大展如2000年上海双年展和2004年纽约ICP艺术中心的“过去与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摄影与影像”展。此外,他的作品也展出于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瑞士的伯尔尼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以及奥地利维也纳的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馆。
 
  展区二:破墙之后
 
  4. DING Yi | 丁乙
  丁乙(1962年生于上海)是中国最富盛誉的艺术家之一,目前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的副院长。他最显著的绘画风格是其画面上不断重复的“+”和“x”符号,吸引了全世界观众的目光。他的作品近期展示于Singer Laren博物馆,荷兰;中国美术馆,北京;民生美术馆,上海;Peabody Essex博物馆,美国;The Groninger博物馆,荷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博洛尼亚,意大利
 
  5. FANG Lu | 方璐
  方璐,1981年出生于广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她于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于旧金山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其独特的影像和行为创作使她成为中国最有趣的新兴艺术家之一。她曾于Boers-li画廊,北京;艺门画廊,香港以及箭厂空间,北京举办个展。她的作品也曾展出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On/Off》展览、深圳雕塑双年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未来展” 。方璐曾合作创办录像局——一家位于北京和广州的独立录像档案机构。
 
  6. Heidi VOET |海蒂·芙欧特
  海蒂·芙欧特(Heidi Voet)1972年出生于比利时,是最受推崇的女性当代艺术家之一。目前主要在布鲁塞尔和上海两地开展艺术实践。她的创作可概括为日常生活和材料的奇妙结合。她常常在略显诡异的装置和图像里灌输一种鲜明的女性主义气质与大众文化色彩。她的作品目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同时在K11艺术中心(上海)永久陈列。她曾参展于上海当代艺术馆;Kasteel Beauvoorde,比利时;The Beauty Room,巴黎以及台北IT Park。
 
  7. JIANG Pengyi |蒋鹏奕
  蒋鹏奕1977年生于湖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及杭州,为观念摄影和录像领域最为杰出的新兴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激发出一种富有深意却又难以捉摸的超现实般时空感。他曾获得诸多国际奖项,如意大利维罗纳博览摄影奖、法兴银行中国艺术奖评委会大奖及美国特尼基金会奖。他的作品为国际间诸多私人和公共机构展示并收藏,包括瑞士尤伦斯基金会、美国特尼基金会、美国亚洲当代艺术收藏基金、意大利Aletti银行基金会和北京中央美院美术馆。
 
  8. Michael LIN | 林明弘
  林明弘生于东京,是当下最为先锋的艺术家之一,目前工作于台北、上海以及布鲁塞尔。他的绘画装置作品将绘画重新目的化,由物体而转为一种有界限的实体空间或社会环境。他的作品曾展出于诸多艺术机构以及国际双年展,如东京现代美术馆,东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里昂双年展,里昂;温哥华美术馆,温哥华;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东京宫,巴黎;和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纽约。
 
  9. POLIT-SHEER-FORM-OFFICE |政治纯形式办公室
  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简称政纯办)是由艺术家洪浩、萧昱、宋冬、刘建华和策展人及评论家冷林在2005年成立的艺术小组,为中国最活跃的艺术小组之一。对于一个已渐渐远离“共同理想”的社会,政纯办通过探索经验共享的各种可能性以建立一种新型社会主义。他们的跨领域作品曾展出于深圳雕塑双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今年,他们的作品将展出于皇后美术馆,纽约;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以及广州时代美术馆。
 
  展区三:无穷·家
 
  10. OUYANG  Chun | 欧阳春
  欧阳春(1974年生于北京)现工作和生活在北京。他异想天开和纯真的画作被人所熟知,也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总是以架上绘画结合大型装置的形式来展出。<《无穷柱》自2008年在北京星空间展出过以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期在2012年上海双年展展出过,并将一件12米高的无穷柱永久安置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顶层。此外,欧阳春的展览还包括今日美术馆,北京;The Collector’s Room,北京;奥地利国家美术馆,维也纳;炎黄艺术馆,北京。
 
  作品介绍
 
  展区一:乌托邦乐园
 
  1. 石青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装置,2011
  植物、聚氨酯泡沫、石膏、纸箱、木方、滤网、玻璃、日光灯管
 
  石青的作品《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该题取自马克思的一段文字,隐喻当今的消费社会。在这一公园式的展厅之内,过去的现代主义意识形态与高速发展的当下建立起一个互相对峙的领域,奇特但又无可避免地连系到一起。强大的乌托邦思想在此化为结构立面的形式,隐藏在这片领土之上,如同好莱坞西部片的背景。然而,这些由日常材料组成的结构,将始终保持低调,直至这些失效的意识形态再次有效。
 
  2. 张恩利
  迷彩球1   装置,2014
  地球仪,丙烯,尺寸可变
 
  张恩利近期的绘画实践由二维画布转向了静物本身。张通过将颜料绘制到地球仪上,从而将简单的日常物品转化为一件艺术作品。色块的交叠,艺术家签名式的奇特配色,都将地球仪的功能性伪装起来,但仍保有玩味感及教育性的内涵。地球仪最终幻化为一件旋转式的立体绘画——以奇思妙想的形式体现艺术与生活之间极具延展性的界限。
 
  3. 周啸虎
  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1   动画录像,硅胶雕塑,2012
  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在这件幽默的作品中,一个真人大小的白领人物雕塑与电视机亲密地交谈着,实际上是这个人的动画影像对自己在说话。这件讽刺性的作品批判的是电视和通信行业以一种疯狂的程度渗透到人类的心理。
 
  展区二:破墙之后
 
  4. 丁乙
  《十示》,地毯,2013
  高山羊毛,丝绸,120x120cm
 
  丁乙自1988年开始创作《十示》系列作品。自此,规整的图案,一系列布满x、y轴的几何线条成为了其永恒的符号。正如中国的书法,丁乙的符号可延伸到宇宙间与人类间秩序的相关性。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他的绘画方法转移到了一系列限定发行的地毯上,使它兼具有效性和装饰性。
 
  5. 方璐
  肌肤   录像,2009
  10'24",声音,16:9 竖幅
 
  这个作品的切入点是简单的穿衣和脱衣动作,直到她用尽整个橱柜中的衣服。在整个录像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艺术家的头部或面部表情。当一个女人穿上或脱下她的衣服时,它通常传递出欲望和性的讯息;然而在这里,她只是一个折腾的生物,完全笼罩在花式面料之下,如同剥落和生长的皮肤。艺术家探索的是衣物和时尚暗示的表面印象——我们是谁,它们是如何展示,又同时是如何隐瞒的。
  
  恋爱的人就是艺术家   录像,2012
  11’50”,声音,16:9
 
  在这个支离破碎的叙事录像中,主角穿着一件纯白的裙子,化身为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和艺术家)。她独自一人,不断地“绘画”并且把食物相关的材料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我们这个现代实用主义的世界,任何允许自己陷入爱情的人都是在冒险,因为进入这种状态意味着消耗,困惑和孤立。方璐陈述道“这正像是艺术家独自一人在他/她的工作室所经历的一样。”
 
  6. 海蒂·芙欧特
  全世界开始摇摆    装置,2008
  花瓶、纸、混凝土,尺寸可变,50x70cm
 
  在《全世界开始摇摆》作品中,海蒂·芙欧特挪用了取自上海报亭的人体摄影刊物,将其折叠成花束,类似日本的折纸。这些裸体女人作为欲望的象征在此被重新演绎为其符号化的等同物,即花朵。这些花朵被放在青石砖塑成的水泥花瓶之中。而这种男性素材以及象征中国大规模城市化的符号经由艺术家之手化为鲁本斯式的花朵,而被赋予了女性化的特质。
 
  7. 蒋鹏奕
  自有之物    摄影 , 2012
  110x78cm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蒋鹏奕用神秘的影像虚构了一个仿造日常生活物件的明亮发光体。物件虽日常但非随机选取。它们在发光状态下都能够创造一个瞬间之延续,隐含一段被期待过久的故事。物体的意义在此被凸显,好似几乎为一种精神力量所拥有,而同时物件的功能性已经被瓦解了。
 
  8.  林明弘
  无题    地贴,2014
 
  林明弘为本展览度身定做了一幅地面壁画,其灵感来源于一块阿富汗战争题材的地毯。他对传统装饰图案设计尝试了各种实验,乐于在画廊和建筑空间之内使用墙纸以传递特定的文化个性。由手工技师打造的阿富汗战争题材地毯描绘的是其国内数十载的战乱场景,与房间破损的墙面并置,唤起了当今社会的某种现实所产生的压抑情绪。
 
  9. 政治纯形式办公室
  豆腐    装置,行为,2009
  石膏
 
  政纯办的许多作品都以豆腐为灵感。这个柔滑的物质被演绎为一个石膏立方体房间,受到猛烈的敲打后以至残破不堪。豆腐的确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媒介,但却借此得以在全球文化背景下建构起一个独具中国时代特色的空间。在此,《豆腐》隐喻了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建设,经济发展的多变历程及其内外的张力。
 
  展区三:无穷·家
 
  10. 欧阳春
  无穷柱    装置,2008-2012
  综合材料
 
  欧阳春作品《无穷柱》的灵感来自布朗库斯1935年的经典之作,是由日常物品无序加叠而形成一根永无止境的柱子。其直入屋脊好似现代版的图腾柱,直捣天堂。原版柱子上的物体皆来自公众的捐赠——一台收音机,一只活的鸟,腐烂的猪肉和鱼肉,甚至一个奢侈品牌的手袋。这些物体都被串联在这根柱子上并穿通展览空间的房顶。欧阳春在毁坏的同时又纪念性地用长矛把它们伸向天空,日常的世俗物品被赋予宗教层面的意义。《无穷柱》揭示了我们在消费主义时代的偶像崇拜,以及艺术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不可避免的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