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健康 > 正文

灾后心理救援刻不容缓 制定规范科学行动计划

  今天是芦山地震第七天。我们看到,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已得到妥善安置,灾区部分学校已在本地或异地复课,灾区商业网点也正在逐步恢复营业。虽然搜救被困群众的工作仍在继续,但已经到了适时启动灾后重建工作的时候。灾后重建工作任重道远,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家园的重建,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家园的重建。从一定意义上说,精神家园的重建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精神有了希望的依归,才会有坚强生活下去的勇气,才会对未来满怀憧憬和信心。

  每一次灾难之后,痛苦会在许多幸存者的心灵深处挥之不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些人会害怕、悲观、无助、易怒、失望,一些人会疲倦、失眠、做噩梦、心神不宁、记忆力减退。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精神家园,首要任务就是治疗灾后的心理创伤。统计显示,有70%的人可以通过自身所具备的应付策略自然恢复,而高达30%的人则会陷入心理的创痛中难以自拔。这部分人如果得不到专业的救助和及时的治疗,不仅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会影响人际交往、工作和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甚至会因此轻生。灾后心理救援工作非常重要,必须全面启动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不能让“心灵余震”发展成另一场灾难。

  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已经赶赴灾区,相应的心理救援应急行动已经展开。需要强调的是,心理救援并非只是心理援助者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情。最好最有效的救助方式,就是让他们感受社会的关怀,向他们传递生活的希望。对于政府部门,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感,把抗震救灾和重建工作落实到细处。无论是灾情、物资、政策等信息的及时传达,还是救助、慰问、帮扶等行动的具体落实,都必须以恢复受灾群众的安全感和生活信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普通大众,必须将“我们都是雅安人”的信念贯彻到底,把对灾区人民的关注和爱心落实到行动中。无论是赶赴灾区参加一线救援,还是在后方捐钱、捐物、献血,都必须让雅安人民感受到国家和同胞的不离不弃。

  心理救援必须讲究科学方法,必须制定规范的行动计划。从灾难发生直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心理援助者都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以帮助心理创伤者走出灾难带来的心理阴影。不能持续是心理救援最大的伤害。如果频繁更换心理援助人员,对于受援助者而言,就意味着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揭开心头的伤疤。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心理援助工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目前,许多心理援助志愿者已经到了灾区,但是绝不能只有激情没有信念、只有兴趣而不专业。如果是“很多人来了,又走了;新的一批人来了,又从头开始”的局面,这样的心理救援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会一次次地触动受援助者的心灵痛点,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心理救援的对象主要是灾区幸存者,但还应包括救援人员、志愿者、媒体记者等。他们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夜以继日,连续作战,不仅要消耗巨大的精力、体力,还时时耳闻目睹灾区的满目疮痍、丧亲者的悲恸呼嚎、伤残者的痛楚悲观,这些经历对这部分人来讲,也极易产生应激反应,出现某些心理问题。我们不能忘记,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农委主任董玉飞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这两位曾经强忍悲痛坚持参与抗震救灾的干部,却在灾后一直无法走出亲人逝世的悲痛,最终选择了自杀。也正是他们的痛苦和悲剧,换来了如今对灾后心理救援的大量宝贵经验。

  灾后心理救援刻不容缓。我们要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和援助,向灾区人民传递生活的希望,用信念鼓励雅安人民重拾对未来的信心,用行动支持雅安人民重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