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时尚生活网首页 > 公益 > 正文

社工专业毕业生是否只能逃离“本行”?

第1页 :
正当我国社会领域改革走向深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不断推进之时,记者采访获悉,作为“211工程”首批7所高校之一,某高校社工专业2013届毕业生中,除选择继续读研者外,直接就业的毕业生无一人从事社会工作。

  来自广州、上海等地高校社工专业的调研结果也显示,毕业生不入本行的情况十分普遍。这一现象发人深省:社工专业毕业生为何鲜有人问津一线社会服务机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为社会领域改革顺利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毕业生少入“本行”

  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明确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

   社会组织是承接公共服务的“主力军”。中央组织部等19个部门和群团组织2012年联合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年)》要求,到2015年,我国一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但据民政部今年公布的数据,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仅有 30多万,距离2015年的目标缺口接近20万人。

  在“社改热”和“缺社工”的大背景下,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照理绝大部分会从事本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今年刚从广东一所著名高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博士陈安娜介绍,近年来,该高校社工专业本科毕业生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每年只有几个,2007年竟连一个都没有。

  我国东部地区一所著名高校,其社工专业2013届共有32名毕业生,14人选择读研究生,18人选择直接就业。政府、银行等单位成为主要选择,18人中无一人从事社会工作。

  邱涛是这18名毕业生之一。跨专业考研失败后,如今他成了一名程序员,从事软件开发。他告诉记者,18名就业的同学中,有的当上了大学生村官,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则选择去当金融机构的客户经理、零售企业的管理培训师,甚至还有人卖起了洋酒。  这个班级选择读研的14人当中,也仅有5人选择了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研究方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老年学专业研究生的董亭月告诉记者:“做一线社工要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我想走一条比较折中的路,当一名社工专业教师。”

1
gongyi.sohu.com false 中国新闻网 http://hope.huanqiu.com/domesticnews/2013-09/4319295.html report 2769 正当我国社会领域改革走向深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不断推进之时,记者采访获悉,作为“211工程”首批7所高校之一,某高校社工专业2013届毕业生中,除选择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