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12平米油画需要13万瓦特的光?
在被认为15世纪达芬奇的作品之前,《美丽公主》这幅画一直以《穿文艺复兴时装的19世纪德国少女的肖像》为题出售。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马丁·坎普是达芬奇研究专家,也是最早宣称《美丽公主》是达芬奇作品的专业人士之一。据他推测,画中的模特是米兰公爵鲁多维科斯佛尔扎的私生女,于是他重新命名这幅作品为《La Bella Principessa》,即《美丽公主》。
《美丽公主》经受了来自多角度、多方位的物理及各种科技方法的检验,包括对画框的碳14测年及其创作和传世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各种分析——《美丽公主:达·芬奇“新作”鉴定记》(三联书店,2015年10月)一书,详细记录了这段传奇的鉴定过程。
澎湃新闻经出版方授权刊发《美丽公主》中《物理与科技证明》章节的内容,它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和艺术如何以从前时代未能做到的方法互相推动。
《美丽公主》
我们如今称之为《美丽公主》的这幅画像的主人将其带到流明科技公司进行扫描,利用我们发明的多谱图像系统—这种照相系统制作出一系列空前高分辨率和色彩精度的数码图像,每张都有不同的谱带(波段)。当时,我们知道的全部信息就是,这幅画被当作19世纪一位不知名的德国画家的作品而成交。虽然完全没有意识到它有可能出自达·芬奇之手,但还是让我们一下子就想到,曾经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抱银貂的女子》 两幅画作进行复杂技术分析时使用的某些方法,也会同样适用于这幅作品。
流明多谱照相系统
流明科技公司自1998年始,致力于开发照相技术,以求将档案材料进行数字化,当时公司有两项将大版本文档进行数字化的高分辨率装置的专利,注册了第一种。早期多谱成像系统的主要技术挑战并非来自照相机本身,而是其要求的照明方式。按照以前的产品要求,这类照相机需要的照明水平通常都无法用于这种尺寸且如此脆弱的二维艺术作品。例如,要用传统手段给一幅4米×3米(12平方米)的油画照明,就要求130000瓦特的光照强度!流明科技这一专利系统使用的照明仪器仅专注于需要捕获图像的部分,不必全面照明,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用这一系统只需要2400瓦特的强度,画像只吸收很少的光能(实际上少于50勒克斯/小时[lux/hour],这是绘画展览中所能够接受的光照水平)。
2000年4月,欧洲资助的CRISATEL计划批准将我们的多谱相机和照明系统用于绘画遗产的存档与数字化。在2004年10月和2006年9月相继将《蒙娜丽莎》(参见图2)和《西西莉亚·加勒兰妮》两幅画作进行数字化的同时,我们开始建立自己的照相机系统。此后就在世界范围内用于各类公立和私人收藏,包括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 in Amsterdam)、奥特洛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馆(Kroller-Muller Museum in Otterlo)、里尔的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ille)、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以及克拉科夫的恰尔托雷斯基博物馆(Czartoryski Museum in Kraków)。
上一篇:为什么英国没有伟大的耶稣诞生绘画? 下一篇:I Do携手国际顶级艺术大师 首家艺术生活空间落户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