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 > 正文

艺术8中国奖得主欧鸣的作品解读

欧鸣 欧鸣

  欧鸣雕塑展记者问答:

  展览名称“心力”,是什么意思?

  因为传统创作一般是有种目标性,是在创作前我们已经订好了创作的目标。但是我的创作是一个灵感实现的过程。是在一种创作环境中,使用石膏这种材料进行一种即时创作。是与自然以及材料之间的一个对话的过程。是一种无名的力量---“心力”来决定我最终作品的成型。

  很多雕塑家都用铜、大理石作为媒介进行创作, 为什么你选用石膏作为传递媒介?

  因为石膏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材料。 它从粉到液体再到固体的过程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它的形成是独一性,不可预测以及易碎性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我们无法预期的惊喜,使得我的创作随着它所展现出来的“随性”而逐渐集结出我创作的主体。正是石膏的特性给了我创作更多的灵感和想象的空间。

  你在艺术8创作了多长时间?

  我在艺术8 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创作,但是在前两个月的时间我一直处于闲逛的状态,直到某天心中忽然来了灵感,感觉是心力集结的时候。那时只在几个小时之内我就完成了一件作品。

  所以我的作品是我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思想沉淀和升华的历程的心力凝结的成果。

  一般雕塑家都会讲,音乐或者舞蹈等艺术形式对于其的艺术创作有很大影响,那对于你来讲是什么艺术形式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了你的创作呢?

  对于我来讲,我从小喜欢玩泥巴,喜欢双手去接触事物,去分解它们,然后再组合起来,例如小时钟。我有种与生俱来对自然以及周边事物的好奇。我的双手与这些实物的接触过程,是我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对话方式。例如:小孩子撕纸这种行为,很多大人会反对、会阻止,其实这只是小孩子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探索过程,因为他们的世界与成人的认知范围截然不同。

  5作品“巴别塔“所想阐述的观点?

  这个作品在我最终创作完成时,我发现它很像古希腊神话中所讲的“巴别塔“的故事。这个典故是讲:因为当时人类语言统一,很好交流,所以建塔速度相当快,几乎快通天了。上帝很害怕,想阻拦这个建塔的速度。所以将人类的语言分成很多种。因为缺少了语言的沟通,建设塔的速度自然下降,使得建造过程出现很多障碍。但很神奇的是人类最终还是建造出了巴别塔。

  我要解释下我的创作过程:当时我是用一个个石膏团把他们堆积起来,因为石膏这种材质的特性使得我会根据它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重力以及艺术形式来进行下一步即兴创作,最终形成了这座作品现在所呈现出来的形态。

  这个创作过程让我联想到了“巴别塔”的建造,可能刚开始因为每个石膏团之间并不相通,当时因为石膏这种随意性以及延展性,使得本来不相干的石膏团之间发生了作用,他们相互结合在了一起,因为重力的原因,它们之间达到了一种最好的立体模式,最终就像塔一样伫立在我的眼前。

  我们感觉石膏这种材质一次成型,那每件作品都需要在某个时段或者连续的日子里面完成吗?

  在我最初使用石膏作为我创作的媒体时,确实是这样。但到最后的时候我开始找到一种解决方法使得我的作品可以不在某个连续的时段里完成。例如“巴别塔”。 我是先完成了它的底座部分,然后在几天后才完成了它的上面部分。

  我看到这个“球”上有很多纹理,这是天然形成的还是后续加工的?

  这个是石膏的特性决定的,是天然形成的。就像一个杯子摔在地上所形成的天然裂片。这就是石膏凝结过程中产生的独一呈现性。

  能给我们讲下这个球吗?为什么不把它放在架子上进行展示?

  对于雕塑来讲很讲究空间与造型。空间语言很重要。搭台子,把作品摆上去,是将作品进行了又一次的空间转化。就像那边的小作品,我把它们放在台子上展示,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与我把它们放在地上的展示效果完全不同。因为架子拉近了观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心里感受的距离。这个球,我希望通过把它摆在地上这个呈现角度,呈现给观者一种感官感受。

  8,对于你来讲,你与你的作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因为艺术家是在某种认知和经验的基础上再在精神空间摸索行走,就像一段黑路。我觉得石膏就像我的玩伴,是陪同我一起在精神领域摸索行走夜路的玩伴。

  9,以前办过哪些展览?

  2008年 刘海粟美术馆年度雕塑提名展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

  2011年 “奇点”四川 雕塑家第一回展,艺术画廊,成都

  2012年 “大荒西经” 成渝当代雕塑邀请展,文轩美术馆,成都

  2013年 “千里之行”-2013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10,很多雕塑作品都很讲究重力,我想问一下这个是否也在你创作前期的考虑之中?

  重力表达当然是一件作品很重要的部分。但是我的作品是一种即兴的发挥,所以并没有完全考虑, 而是在堆建和创作我的成品过程中,我会很自然的根据石膏的重力倾向以及它流动速度做出相应的下一步创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