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生活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 > 正文

海归画家回国发展:直面差异不忘传统根基

  8月21日,2013年度“青年艺术100”项目在北京798艺术区启动,展出100余位青年艺术家的360余件作品。参展的艺术家中,10余位有海外留学经历。像他们一样,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海归画家选择回国发展。对于这些曾前往国外学习的画家们,回国的前景如何?

  探因:国内繁盛引回归

  日前,《2013胡润中国艺术榜》发布,对2012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的前100位在世艺术家进行了排名。上榜的油画家中,有海归身份的接近1/3。而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画家选择回国发展,或在国内举办画展,或开设个人工作室。海归画家回国渐成一种趋势。

  四川成都蓝顶美术馆的画家郝明明是画家回国潮中的一员。她曾留学日本多年,最终选择回国“是希望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我们‘80后’画家来说,事业还在刚起步的阶段,这个时候回国发展是最好的。”在郝明明看来,虽然国外艺术市场相对中国较为成熟,但给年轻艺术家的机会就要少一些。

  “近年来,大批留学海外的画家选择回国,主要是因为艺术专业在国外就业率不高。”对近年来画家的回国热,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黄宗贤认为,“国外就业困难”是主要原因。在黄宗贤看来,欧美地区的艺术行业相较国内更规范、理性,“人们需要艺术,但是未必需要那么多艺术家。”

  而近年来国内艺术市场日渐繁荣,对留学海外的画家有了更大吸引力,不仅是近年出国的艺术学子,还有很多出国一二十年的画家,都纷纷踏上了归国之路。

  现状:直面差异待磨合

  但在海外潜心学习艺术多年后再回国,海归画家难免遇到一些不适。

  在日本、美国生活了15年后,油画家曹勇于2007年选择回国。其实回国前,曹勇已在国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获得同行及市场对其作品的认可。但回国后,国内艺术圈的一些现象却让他大感不解。曹勇的不解,助理段力群感同身受:“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和国际有些不太一样,很多时候,国内对一幅画作的评价不是看艺术本身,而是看作者有没有名气。”

  与国内画家艺术理念的差异,是海归画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刚回国时压力很大,跟一些同行在艺术理解上有很多不同,因为以前的同学都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工作了三四年,交流时难免出现一些障碍。”2005年,青年画家刘夏前往法国学习艺术,但5年后归来,他发现自己与一直待在国内的艺术专业同学有了不少代沟。所以刘夏借由参加“青年艺术100”这样的项目,获得更多与同龄画家的交流机会。“青年艺术100”项目的策展人宋继瑞告诉记者,大多数留学海外的青年画家回国初期曾有不适应。“他们出国学习的时间至少五六年,这期间国内艺术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而海归画家对国内的评价体系和发展环境都不太了解,往往难以马上适应。”

  此外,艺术品的版权保护也是一些海归画家头疼的问题。回国之初,曹勇希望把在美国已较为成熟的艺术品限量版复制的生产模式引入国内,但他逐渐发现,目前国内不论是复制技术,还是艺术品版权保护的相关举措都还不够完善。“美国几乎能完完全全地复制一幅油画作品,能保持原画99%以上的信息,包括油画的肌理都几乎一致。且每幅复制品都有编号,就像身份证一样,对它们版权的保护也相对完善。而国内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段力群说。但即便如此,曹勇还是希望能够和国内艺术家一起,让高雅艺术品逐渐走入平常百姓家,而不是只在收藏家手里倒腾。

  未来:传统根基不能丢

  加入国内美术馆或者画廊,是不少海归青年画家回国初期的选择。

  2011年,回国后的郝明明加入了蓝顶美术馆,并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现在的她,可以借助蓝顶这个平台宣传自己,也能更从容地进行创作,“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可以创作,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而如何把在国外学习的艺术理念与国内文化传统恰到好处地结合,是所有海归画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海归画家在将国外的创新性艺术理念和经验带回来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中国语境。传统文化的文脉是不能也是无法割裂的,否则我们的艺术就是无源之水。”黄宗贤认为,海归画家想在国内获得成功,一定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否则,就会沦为不伦不类。

  8月25日,在798艺术区曹勇艺术中心的画廊里,很多观众驻足在一幅名为《中国》的油画前。咆哮的壶口瀑布、充满历史感的兵马俑、绵延不绝的山河……充满个性的画风里,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化元素。曹勇对东西方艺术的融合尝试,或许会对如今的海归青年画家有所启发。

  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相关文章